葉均蔚教授發表作品於頂尖期刊Nature Review Chemistry
高熵材料為近年新興的研究領域,此一領域源自清華大學,係材料系葉均蔚教授及其團隊所開創。他於1995年開始研究,於2004年正式發表高熵合金的概念及論文,隨後,他將此觀念由高熵合金延伸到中熵合金,並擴展到陶瓷、聚合物和複合材料,總稱為高熵材料及中熵材料。目前高熵材料研究論文已超過16,000篇,物理、化學、機械、計算模擬等領域的科學家紛紛加入研究。例如化學領域研究高熵觸媒陶瓷、電池電極及電解質陶瓷,論文數成長很快。高熵材料的特點在於其晶體結構中包含多種不同元素的原子(合金材料)或離子(陶瓷材料)或分子(高分子材料),因而不具主要基底。這種結構使得高熵材料在物理、化學性質上具有傳統材料沒有的獨特特徵,導致有趣的物理和化學效應。因此它們被認為具有應用前景,包括高溫合金、耐蝕材料、高強韌合金及各種光、電、磁、化、生醫等功能材料。另一方面,透過高熵材料結構和性質的研究,我們可以更理解材料科學中的許多現象,為材料設計和應用開發提供新的思路和效率。 葉均蔚教授於2006年發表高熵合金的四大核心效應—高熵、嚴重晶格扭曲、緩慢擴散和雞尾酒效應,爾後常被用來解釋高熵材料的相關現象,但也有部分質疑聲。17年來,這些效應可以說受到學術界的嚴格檢驗,並已得到肯定。2023 年葉均蔚教授受頂尖期刊Nature Review Chemistry邀請寫一篇觀點性的回顧文章,乃邀請葉安洲、蔡哲瑋及許瑋麟博士共同撰寫 ”Clarifying the four core effects of high-entropy materials” 論文,藉此回顧進而釐清及確立高熵材料中四大核心效應的基本概念及內涵。此一期刊迄今共刊登四篇台灣學者寫的文章,而本篇為純國人所發表,彌足珍貴。